首页 > 行业协会商会 > 改革发展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⑨:盘活资源激发新动能 文旅融合擘画新图景——南京旅游业协会携手大庙村共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来源:南京社会工作   2025-07-10  

案例背景

坐落于黄龙岘与石塘竹海之间的大庙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兼具竹茶产业的生态优势和文旅融合的发展潜力。在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牵手‘第一书记’,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引领下,南京旅游业协会积极行动,多次深入大庙村实地考察,与当地干部、村民共商发展大计。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协会专家团队为驻村书记出谋划策,量身定制文旅发展规划,共同探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为大庙村的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施过程

深入调研谋振兴,科学规划展宏图

与大庙村领导班子开展3轮深度走访调研,全面梳理闲置资产盘活、土地流转招租、农产品滞销、劳动力闲置等核心问题。基于调研数据,量身定制旅游开发方案,并引入专业农业团队进行可行性评估,搭建“政企村”三方合作平台。期间,双方签署《项目共建计划协议》,明确合作框架,推动乡村发展从规划走向落地,确保项目科学化、可持续化推进。

对标先进拓思路,文旅融合赋新能

组织大庙村团队实地考察南京6大标杆项目,包括金陵style最美婚姻登记处——文旅+婚庆创新模式、尚桥社区物钟奇园与米呀农场——生态研学与亲子体验、钱家社区金美农场——现代农业与休闲观光结合、和平社区钱家渡风景区——乡村文旅综合体运营经验。同时,召开5场专题推进会,如《访四地文旅典范 谋乡村振兴良策》,并牵头成立乡村旅游分会,重点学习生物科普、户外休闲、种植采摘、非遗体验等业态,为大庙村量身打造差异化文旅IP,推动乡村旅游从“有资源”向“有品牌”升级。

多方联动聚资源,共建共赢促振兴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双向发力整合资源。向上对接:联动市旅游集团、东南集团等国企,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下沉;横向协同:组织会员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通过考察+座谈精准匹配需求;向下扎根:针对大庙村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短板,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村民共建”协作平台,确保资源用对地方、见到实效。

长效帮扶暖民心,精准施策固根基

精准摸排需求。协同“第一书记”走访400余户困难家庭,建立动态台账;通过月度例会、责任到人机制,确保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定制化帮扶措施。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投入专项资金;结合节日慰问、慈善捐助、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输血”变“造血”。可持续机制保障。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确保项目长期运营;培育本地文旅带头人,增强乡村内生动力。

成果展示

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助力大庙村举办《粮辰美晨 谷光食色》《闻香识中药》《“蘑”幻之旅享农趣 劳动“菇”事促成长》等特色主题活动8场,累计吸引近300人次参与,显著提升大庙村知名度与乡村活力 。

强化多方协作帮扶。联合市东南集团投入30万元实施乡村道路改造工程;搭建产销对接渠道,组织大庙村春笋、春茶等特色农产品企业参与城区展销,实现销售额超2万元,切实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采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模式, 通过节日慰问、慈善捐助、购买农特产品等方式,累计投入50万元帮扶420户特殊困难家庭。建立资源反哺机制,将收益用于民生关爱,形成“帮扶—发展—反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施过程

因地制宜发展文旅,实现乡村振兴“好戏连台”

立足大庙村独特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深度挖掘村内闲置资源潜力,通过实地考察借鉴成功案例经验,以多元化文旅活动为载体,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方向,激活大庙村旅游内生动力,推动大庙村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联动资源协同共进,打造产业生态“串珠成链”

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打破协会、企业与村社间壁垒,整合多方资源,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产销对接等领域协同发力,逐步构建完善产业生态链,实现大庙村乡村产业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发展的跃升。

精准帮扶持续关爱,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通过深入走访村落,精准掌握民生需求,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以“一户一策”精细化举措,将乡村发展成果反哺民生,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筑牢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

来源: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处、南京旅游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