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协会商会 > 改革发展
社会工作领域先进人物| “新农人”周福雷:以“头雁”之姿,领飞乡村振兴路
来源:南京社会工作   2025-10-22  

在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山西村的广袤田野上,“新农人”周福雷——一位满怀乡土情怀的“85后”党员,正躬身乡野,用专业知识与实干精神书写新时代“三农”答卷。2021年,他毅然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创业,扛起“科技兴农、联农带农”使命。他创办的南京大周农业有限公司,在1500余亩土地上打响了一场从“贫瘠农田”到“现代化种植基地”的精彩蜕变战,如今他已成长为星甸街道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迎难而上,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

创业之路,从无坦途。回想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周福雷历历在目:地势高低不平、土壤贫瘠、灌溉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再加上资金紧张等多重困境,这片土地曾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的状态。面对这一切,这位年轻的党员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在困难面前站出来。”周福雷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率先垂范,自筹资金投入土地整治,带领村民一起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修建沟渠涵闸和田间道路。在星甸街道的精准帮扶下,公司陆续配套完善了水面养殖区、连栋大棚和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昔日的低效农田,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4年,在周福雷的推动下,公司投入160余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设备,实现了粮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关键的是提升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周福雷介绍,如今公司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真正实现从传统人力到现代机械的根本转变。

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本

作为2023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头雁种苗”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周福雷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在他的带领下,南京大周农业有限公司逐步构建起从种子到销售的全链条科技赋能体系。

在种子环节,公司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引进繁育优质新品种并示范推广;在田间管理环节,创新推行植保物资统一采购、病虫害统一防治、农作物统一采收的“三统一”模式,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在技术普及方面,公司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将先进种植技术送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和周边农户手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周福雷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生态友好型技术。“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下的产量,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肥沃的土地。”在他的坚持下,公司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升,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心系乡亲,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作为山西村“两新”组织综合党支部书记,周福雷的实干作为中始终浸润着对乡亲们的深厚情谊。他带头坚持科学种植,不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守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更可贵的是,他探索出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让更多村民共享科技兴农带来的红利。

周书记不仅教我们新技术,还帮我们找销路。”村民张大叔感慨地说。在周福雷的帮助下,村里10多户农户加入了标准化种植行列,每亩增收近150元。同时,公司还为赋闲在家的村民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总计为农户增收约20万元,实实在在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在公益事业上,周福雷同样不遗余力。连续三年向街道敬老院捐赠物资,每逢收获季节都会为困难群众和老人免费发放新米。这些温暖的举动,让“乡村振兴”不止于产业兴旺,更添了一抹浓浓的人情味。“作为一名党员,带领大家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这是我的责任。”周福雷语气坚定。他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浪潮,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担当。

未来可期,续写振兴新篇章

如今的南京大周农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星甸街道乡村振兴版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连片的农田在微风中泛起金色麦浪,现代化农机在田间有序穿梭,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正是周福雷艰苦创业的最佳见证。

这份成绩,是街道党工委‘精准滴灌’与我们团队‘自力深耕’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周福雷表示,他将继续以“领头雁”的姿态,在街道的指导与支持下,深耕粮油种植主业,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产业链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持续为星甸街道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图景注入新动能。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周福雷和团队的故事印证: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农村广阔天地,正当时!

来源:浦口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