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治理 > “学仙林”专栏
学仙林 见行动 优治理——六合区程桥街道桂花村:党建引领聚民心 激活乡村治理“微细胞”
来源:南京社会工作   2025-05-28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桂花村深入学习“仙林经验”,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党员中心户”治理模式,将91名党员转化为33个“红色支点”,构建起“党总支—中心户—农户”三级服务体系。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强化为民服务,锻造过硬队伍,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筑牢“三微矩阵”

延伸服务触角

织密红色“微网格”。以“地域相邻、规模适中、便于管理”为原则,将辖区划分为33个党员责任区,选拔33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中心户。每户中心户联系10—15户村民,构建紧密联系服务网络。党员中心户挂牌亮身份、发放连心卡,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激活基层党组织服务的“神经末梢”。

打造前沿“微阵地”。将党员中心户庭院升级为党群服务“微阵地”,打造民情枢纽。在党员中心户家中设立“民情驿站”,配置书籍、报纸、民情笔记等,打造“学习角”“议事厅”。党员中心户牵头组织村民开展集中学习、协商议事、需求征集等活动。累计收集道路修缮、灌溉沟渠等意见建议163条,推动问题办结率达90%以上。

强化暖心“微服务”。深化“一对一”结对帮扶,聚焦“一老一小”,提供精准帮扶,每年开展送药上门、学业辅导等帮扶服务200余次。通过电话、微信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常态化收集需求,建立“供需清单”,党员中心户主动领办、协调解决,形成“群众点单”“党员中心户接单”服务机制,确保党员联系到户、精准服务到家。

对标“三个带头”

彰显先锋担当

政策宣讲带头。引导党员中心户当好政策“翻译官”,将党的政策转化为“土味方言”和“身边故事”。针对农村医药、耕地保护等民生热点,开展覆盖全部村民的“板凳课堂”宣讲活动。如在推广乡村医疗互助工作的过程中,以本村报销实例算明细账,现场演示手机操作流程,推动村参保率跃居街道前列。

环境治理带头。推行“1名党员中心户+N户群众”联包机制。在人居环境“五清”行动中,党员中心户率先清理自家院落,示范带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杂物30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120余处,实现从“点上示范”到“全域提升”的转变。

纠纷调解带头。建立“茶桌调解”机制,党员中心户发挥“知根知底”优势,成功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30余件。如某村民因建房边界问题与邻居争执数年,经党员中心户连续多次上门疏导,不仅化解双方陈年积怨,更树立“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调解样板。

创新“三项举措”

激发长效动能

培训赋能强本领。每月开设“实践课堂”,采取“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实操演练”模式,邀请律师、农技专家等开展政策法规、种植养殖技术、纠纷调解等专题培训6期;建立“1+N”帮带机制,每名参训中心户带动周边10户群众学用技术,累计培训党员中心户180人次,推动解决农田灌溉、土地流转等问题40余件。

比学赶超促提升。采取定期组织到示范村、产业基地等实地观摩、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等方式,推动党员中心化拓宽工作思路、激发干事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示范引领树标杆。实施“标杆培育”计划,聚焦培养和挖掘先进典型,对在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党员中心户,总结经验做法,加大事迹宣传和推广力度,进一步鼓士气、增干劲。积极向上级推荐党员中心户优秀案例,展示他们为民服务的做法与成效,切实发挥出示范带动和辐射引领作用。

从政策宣传的“传声筒”到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和基层治理的“多面手”,桂花村党员中心户作为扎根乡土的“红色细胞”,以实干担当书写乡村善治的生动答卷。

来源:六合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