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治理 > 治理创新观察
人民建议征集|溧水区星河社区:增设车棚“微小事” 守护民生“大幸福”
来源:南京社会工作   2025-09-16  

我们电动车、自行车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同城逸境小区居民李女士欣喜地说道。近年来,溧水区柘塘街道星河社区始终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原则,依托“金点子”信箱和“为民服务日”等机制,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建议,持续构建起以群众需求为牵引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畅通渠道,广纳民意

社区全面推广“金点子”信箱,持续拓宽居民发声渠道,广泛征集治理建议,为社区精准服务注入新活力。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打造红色议事“一室、一廊、一亭”体系。由党支部牵头,物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设立“红色议事室”,在同城逸境小区建起“议事长廊”,在橡树城小区打造“议事亭”。结合每月“为民服务日”,定期召开议事会议,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推动基层协商民主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处理多件群众关切问题。

呼应民声,排解民忧

我们这栋什么时候能装充电车棚?”“每天推车充电太远了”“雨雪天充电更麻烦”……在同城逸境小区“为民服务日”现场,居民们纷纷吐露心声。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实地勘察,发现居民反映属实,但是想改造困难重重,资金欠缺,改造点现场情况复杂,大树多、线路多,加上少数居民担忧车棚建设占用绿地,项目一时陷入停滞。

面对这一难题,社区组建流动议事团,整合网格员、党员、居民骨干和物业人员力量,将协商平台“搬”至居民家中,开展耐心细致的沟通。“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议事团以情说理、以理服人,倡导邻里谦让与共识,最后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同意,在争取到为民服务资金后及时修建。目前已建成可容纳至少80辆非机动车停放与充电的停车棚,居民称赞“小棚子解决了大民生”。

共建共治,思考深化

充电车棚的建设不仅是便民之举,更是社区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而建成后的维护与管理尤为关键。社区将车棚纳入日常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范围,联合物业、网格员及志愿者开展定期巡查,清理违规停放车辆,排查线路老化、充电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通过制定居民公约明确使用规范,引入智能充电系统,加强夜间巡逻等多项措施,全面保障车棚使用安全。

如今,这一成功经验也逐渐延伸至其他基层治理中。社区将“金点子”信箱收集到的各类微民生问题,如消防安全、污水清理、房屋渗水、电梯故障、空调外机噪音、毁绿种菜、违法停车等,全部纳入“整治清单”,依托“社区—物业—居民”三方协同机制,实现即查即改。社区持续完善“党建引领+警网融合+社区自治”机制,并借助“一室一廊一亭”阵地及“三入三心”工作法(即勤入小区、常入商户、多入厂区,与居民交心、与商户贴心、与企业同心),将安全宣传、隐患摸排和矛盾调解紧密结合,不断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结语:小信箱推动大治理

群众的金点子,是社区治理最足的底气。”下一步,星河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用好“金点子”信箱这一民意收集平台,广泛动员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共治,聚焦安全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合力营造安全、宜居、和谐的社区环境,持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