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企三新党建 > 两新党建
高淳区:创新“三有”非公企业党建模式 构建新兴领域红色生态圈
来源:南京社会工作   2025-08-18  

高淳区淳溪街道立足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着力增强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街道针对辖区非公企业有固定经营场所、员工规模10人以上、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三有”特色,探索构建“服务切入—行业联动—治理融合”的党建工作新路径,有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服务+宣讲”

从政策敲门到思想入户

针对非公企业存在党建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等问题,街道创新推行“政策敲门+党建入户”工作法,落实“先解难题后谈党建”的柔性工作模式,坚持服务先行理念,通过当好企业“服务员”夯实工作基础,以党建“指导员”身份深化引领作用,切实以优质服务赢得企业认同。

惠企服务先行,建立信任纽带

组建专业化“政策宣讲团”,系统梳理人社、科技等8大类52项惠企政策,深入企业开展设备补贴、项目申报等惠企政策宣讲,今年以来累计上门服务企业352家次。创新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企情三单”机制,全面摸排企业在资源对接、人才招聘、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等问题156件,全程代办服务83件。

党建理念渗透,激发内生动力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差异化党组织覆盖方式。以全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事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为典型案例,生动诠释“建支部即建平台”理念:通过党建联建整合校企合作、银企对接等优质资源;以规范化组织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毗邻+同业”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共建

针对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特点,采用关联企业、行业企业共同建、联合建或选派指导员等方式,有效破除企业间“隐形壁垒”,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以党建“小联盟”撬动产业“大发展”。

创新“党建联盟”模式

在苏皖汽车城组建汽车行业党建联盟,覆盖汽车销售、维修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家。联盟建立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市场共拓、难题共解等“四共”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南京天盈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企业负责人示范引领作用和管理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专班通过开展“一对一”走访动员,累计推动10家联盟企业建立党组织,实现产业链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

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实践

积极推进“党建+物业”模式向商业小区延伸拓展,采取三项重点措施:建立领导包联机制,由街道物业管理分管领导牵头,组织部门与各物业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题协商,达成工作共识;强化组织建设,推动5家物业公司联合组建党支部,构建物业党组织服务矩阵;完善服务机制,设立“红色管家”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周五议事日”工作制度,累计解决小区充电桩安装等民生问题293件,推动物业费收缴率提升5个百分点。

引领+治理”

从企业党建到社会治理

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人才技术优势,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民生服务和基层治理工作,推动党组织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让“党建红”解锁“治理码”。

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引导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深化校企合作,组织90余家非公企业为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提供科普宣传、职业体验、就业岗位等支持,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建立“企业—社区”结对共建机制,推动28家非公企业与8个社区签订共建协议,认领实施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32个民生项目,累计组织企业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3200人次。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

发挥“党员先锋岗”优势,综合运用区级“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创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理念,成立“群众身边的e法庭”,将矛盾纠纷处理在线上、化解在一线,有效解决涉企类纠纷25起,推动打造“淳城慧治”基层治理新品牌。

来源:高淳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