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周明君 耿蔚瑶)
以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为代表的“两企三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织和群体,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玄武门街道通过党建领“新”、服务暖“新”、治理用“新”,推动资源、力量双下沉,织密服务发展网格,破解“两企三新”领域党建“有心无力”的困局。
地处城市中心的玄武门街道,产业空间有限、楼宇园区较少、企业分布相对分散。针对新兴领域组织覆盖弱、面不够广的痛点,街道组织精干力量,采取“铁脚板”实地走访与“大数据”信息比对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两企三新”情况进行了地毯式精准摸排。通过经济网格与治理网格“双网融合”,灵活运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因地制宜组建功能型党支部等多种形式,把人力物力向一线倾斜,全力消除党建空白点。3年来,40家新兴领域党组织相继建立,覆盖了80余家“两企三新”组织;发展了10名党员,其中8人已晋升为企业高管,实现了“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的统一。
街道开设“以镜润心”青少年手机摄影公益课
党的组织应建尽建,阵地打造见缝插针。直面辖区空间制约,玄武门街道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为主要路径,精心培育了“红领+”党建阵地集群,确保党建活动有序正常开展。依托金谷创客空间、东华产业园、百子亭天地等场所,街道投入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共享式党建活动阵地。“以前搞活动经常要借地方,现在有了‘红领+’,场地不愁了,活动也更有质量了。”一家非公企业的党支部书记说。2024年以来,街道依托这些阵地,举办书香阅读、社企共建等各类活动90余场,有效凝聚了人心。
“两企三新”领域不仅要有人有阵地,更要有精准服务的能力。在深入了解“两企三新”组织专业需求后,玄武门街道积极整合内部力量、广泛链接外部资源,组建了由律师、会计师、税务师、金融师构成的“四师助企”专业服务队。服务队成员来自辖区内的优质律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苏州银行、南京证券等金融机构。服务团队主动“沉下去”,深入创意中央、西家大塘等园区和企业一线,解决营商环境优化、政策落地等关键问题。
街道开展“以法护航纾企困”助企服务行动
今年上半年,这支队伍为企业提供了12次专业的法律体检、财务支持、税务指导等服务,惠及684名员工。同时,街道还创新搭建了政企“圆桌会”平台,针对跨境电商、融资贷款等不同主题,邀请政府部门和专家与企业面对面。如今年组织的跨境电商政策与实操宣讲活动,就请来了区商务局、电子口岸平台专家和亚马逊讲师,为企业开拓新市场带来了“及时雨”。
组织网络日益严密、服务阵地不断拓展、专业力量深度融入……玄武门街道“两企三新”党建的“地基”正被牢牢夯实,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日益彰显,为老城区转型发展集聚起强劲的“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