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城区烟火气最浓的商圈之一,宝塔桥街道日均上万单的外卖配送量背后,是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近年来,街道以幕府西路社区为试点,系统构建1个核心驿站+4处商圈微驿站+N项服务的“1+4+N”暖新服务体系,整合友好商户资源形成“15分钟暖新服务圈”,推动“服务-反哺-提升”的良性循环,助力骑手群体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靠前服务,护航重大活动配送高峰
作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片区,宝塔桥时常承办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瞬时人流催生外卖订单激增。街道党工委提前预判配送高峰,依托党建纽带激活服务阵地,启动“双向暖心奔赴”行动。
邻近活动场地的“宁小蜂驿站”提前开放,提供免费茶水、应急药品、充电设备及充饥小食,为奔波的骑手打造“15分钟暖心补给圈”;党员志愿者驻点值守,确保物资不断供、服务不打烊,让小哥能喝上热水、充上满电、歇上片刻,以实实在在的关怀传递城市温度。

反哺治理,骑手变身“流动网格员”
“以心换心”的互动模式,深化了街道与新就业群体之间的情感联结。依托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宝塔桥在文商旅融合路径中,蹚出一条“街道搭台—驿站支撑—骑手参与—游客受益”新支线。
在配送重大活动订单时,骑手化身“文旅推介宣传员”,将街道定制的幕燕滨江周边美食、景点导览折页随餐配送,为游客带来“舌尖美味+文旅指南”的双重惊喜;同时发挥其“人清、地清、事清”的职业优势,实时收集道路拥堵、设施破损等问题线索,通过即时反馈机制助力活动秩序维护。

驿站升级,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枢纽
如今,依托“红邻帮”云治理平台,作为线下的延伸,驿站已从基础休憩点升级为综合治理枢纽。骑手可以注册成为“移动网格员”,参与交通劝导、隐患上报,凭借“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民生服务等权益。截至目前,已经吸纳30余名骑手小哥加入,他们发挥“熟门熟路”优势,化身安全监督员、文明督导员,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累计报送隐患线索134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商圈周边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显著减少,基层治理韧性有效增强。
当音乐节的旋律在长江畔响起,宁小蜂驿站的微光与骑手穿梭的身影,共同写就“你为我护航,我为你添彩”的基层治理新篇章——这不仅是服务与回馈的双向奔赴,更是党建赋能下城市温情流动的生动注脚。
通讯员 鼓宝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