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立足基层治理新形势,全面把握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要求,以“育雁强基”工程为抓手,聚焦“训练历练、选育管用、联动监管和鼓励激励”四个方面,系统规划、精准施策,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善于治理、群众信任的“头雁”队伍,助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抓训练历练,强能力本领
交流互鉴促提升。结合重点任务、热点问题,按季度举办“头雁讲堂”,通过经验分享、现场点评、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社区书记履职能力。组建“领雁”导师团,突出“以老带新、以先带后”,结对指导新任职、软弱后进、考核靠后的社区书记。开展“双结对、双提升”活动,组织20名社区书记带队前往样板社区、同类社区“取经”,促进治理能力提升。
因材施教共提升。对“百名示范”“千名领先”等优秀社区书记建立组织部重点联系制度,为面上工作探索路径、打造样板;对有培养潜力的社区书记开展“菁英特训”,进行“难题会诊”、实训指导,帮助打造品牌亮点;对考核靠后的社区书记开设“助力学堂”,帮助明思路、补短板。
攻坚克难助提升。鼓励社区书记聚焦基层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每年认领1-2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建立项目清单、细化项目路径,通过年初立项、年中调度、年底展示等方式,加强过程指导、确保成效落地,以项目攻坚提升社区书记处理复杂难题能力。
抓选育管用,强骨干力量
靶向储备聚骨干。建立社区书记队伍摸排、研判、预警“三项机制”,重点关注年龄较大即将退职、工作不胜任不尽职两类情形,准确把握面临空缺情况。以优秀社工为主要来源,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和集体干部等精干力量作为补充,通过调研掌握74名社区骨干建库管理。
跟岗学习强本领。聘请16名社区书记担任带教导师,以3个月为周期,分批次全覆盖组织社区骨干跟岗学习,制定12条导师职责清单、跟岗工作清单,通过实景教学、实战操练提升社区骨干能力素质。区委组织部结合日常工作走访,实地了解跟岗学员情况,开展“结业调研”,在一线发现优秀分子。
择优使用明导向。建立“能进能出”机制,加强对社区骨干日常了解,动态掌握思想状况、工作实绩等,对表现不佳的及时调整“出库”,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入库”。优先从社区骨干中推荐提名社区书记、主任,对于特别优秀的全区统筹、跨街道使用,今年以来,已有4名社区骨干成长为社区书记。
抓联动监管,强纪律约束
规范任职管理。落实区街共管,规范社区书记调整流程,对于拟新任社区书记,街道党工委报区委组织部预审,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考察并经部务会研究同意,组织部分管同志和新任社区书记开展岗前谈话。建立全区社区书记档案库,对于任免、年度考核等集中管理。
抓实廉政教育。依托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载体,结合巡察反馈问题,采取专题辅导、案例剖析等方式,每年开展1次警示教育,增强社区书记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建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书记廉政谈话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强化日常监管。建立组织、纪检监察、公安、信访等部门定期分析研判和年度联合审查制度,掌握违纪违法、工作实绩长期“拖后腿”、履职评价较差的社区书记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岗位,落实社区书记“退出机制”,今年以来,有1人因不胜任岗位被调整出社区书记队伍。
抓鼓励激励,强干事热情
完善关爱机制。建立“家访”制度,街道党工委书记开展社区“家家到”、社区书记“人人访”行动,每年完成全覆盖走访,区委组织部分管同志常态前往社区,了解社区书记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推广荣退“五个一”做法,发放一张荣退证书、致一封感谢信、举办一场座谈会、赠送一份纪念品、开展一次年度慰问,鼓励社区书记退休不退岗、发挥余热特长。
畅通发展渠道。从优秀社区书记中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一定录用计划专门面向社区书记招录公务员,今年1人考录公务员、4人纳入事业编管理。结合工作业绩、专业能力,探索聘用优秀社区书记至国有企业等平台担任领导职务,近年已有2人任区属国企副书记。
营造争先氛围。在“建邺先锋”开设“当好领头雁 书记有话说”专栏,为社区书记搭建“谈思想、讲做法、展成效”的平台;对重大专项工作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来源:南京市建邺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