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服务 > 志愿经验
托起幸福“夕阳红”,南京积极行动
来源:南京日报   2025-10-23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道军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惠老实事项目列入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报告》总结了2024年南京市养老服务等发展情况。

南京持续做优“宁享养老、银发无忧”城市品牌,打造“苏适养老”典范。2024年,南京在运行的养老机构共270个,机构入住老年人20461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42个,其中三级、四级、五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别为893个、91个和55个。各种为老服务网点达4488个,其中文体活动网点、助餐点、日间照料网点数量较多,平均每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拥有为老服务网点27.8个。

我市高标准完成民生实事项目。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2024年度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14张,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899户,设置省级标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43张,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1495人次,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同时,新建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中心12个,新增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24个,以实干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我市以普惠性、多元化为发展路径,整合利用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市场化餐饮企业等各类资源,逐步实现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可口、营养、实惠的饭菜,解除子女和家庭后顾之忧,打造资源整合式的“宁享助餐”服务模式。截至2024年,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点1473个,其中城市助餐点869个、农村助餐点604个,基本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共发放助餐财政补贴1781万元、557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落实互助时间平台系列指南,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参与,拓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体系。2024年,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达8万人、服务对象注册总人数达25万人,完成订单124万个,志愿者累计存储时间达76.54万小时。

《报告》还回顾了2024年南京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医养结合、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等创新发展情况。

2024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三级中西医结合老年医院,全市共建成5家老年医院,2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已有21家设立老年医学科,1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老年人为重点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共为全市95.32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

“在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老龄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