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南京3.3万余名考生奔赴考场。考场内,考生为青春和梦想,奋力一搏;考场外,南京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方式共同“赴考”!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推进高考护航志愿服务工作,以组织化动员、社会化参与、精准化服务为考生保驾护航。
“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者开展高考文明交通劝导
统筹联动聚合力
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全市一盘棋”工作理念,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中高考护航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提示》,联合交通、教育、公安、城管、交管、地铁集团、公交集团等多家单位,开展“爱心护考・宁社同行”五项行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护考网络。全市累计动员志愿服务队伍364支,开展活动293场,发动志愿者1.8万余人次,服务群众8.4万余人次。
秦淮区动员教育、公安、城管、属地街道等多方力量,组织12支志愿服务团队,在辖区4个高考考点设置7个志愿服务站点;建邺区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联合中国移动、中建七局党支部、中建八局党支部、建设银行等共建单位,开展护航服务;鼓楼区在5个考点设置7个服务站点,发动1300余名志愿者坚守一线;栖霞区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服务群众约1.8万人次。
栖霞区志愿者开展护航服务
暖心服务护征程
聚焦考生及家长实际需求,提供全链条、精准化的爱心服务。组织“宁好运”出租车、长客集团等车辆527辆开展送考服务,车头张贴“鱼跃龙门”等祝福语,车厢内悬挂着“高考必胜”横幅,并配备U型枕等舒缓物品;设置20个“交通·宁小蜂驿站”、55个“高考加油站”,搭建护考棚与“风雨连廊”,配备免费饮用水、防暑降温用品、雨具和应急药品等物资,为考生、家长及爱心送考司机即时提供援助;爱心铁骑随时待命,便民停车位、临时休息点共享使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玄武区城管大队与东华公司党总支共建爱心护考房车,在南京九中、南京十三中等考点全天候驻守,成为考生和家长的“移动补给站”;雨花台区“雨城蓝”城市治理志愿服务队80名志愿者为新增考点中华中学(雨花校区)护航,提前采购雨棚,精心搭建“风雨连廊”;江宁区天印中学“护考点”队员7点前到岗,配置笔、矿泉水、人丹等应急物品,为考生提供便利;浦口区公安分局退休老干部与民警主动参与,为高考学子撑伞引路,帮助轮椅考生快速入场;六合区启动“静音护航模式”,途经考点的线路配备助考箱,考生可随时向驾驶员寻求帮助,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溧水区在考点设立“护考岗”,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贴心服务;高淳区10名爱心铁骑,为送考车队护送引导,随时应对考生忘带身份证、准考证或行动不便等突发情况;市交管局60余名“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者们穿戴整齐,在各考点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配合执勤警力维护考点通行秩序;南京公交集团针对高考考生沈同学遗落准考证情况启动紧急预案,迅速锁定所乘公交车及其当前位置。
浦口区送考生快速进场
立体防控保清宁
向所有交通参与者发起“静音护考”倡议,倡导安静出行、礼让出行。全市1.5万余名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义务保障服务,协助相关部门维护考场外围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共同为考生营造良好备考与应考环境,确保便捷畅通。
市城管局执法队出动2337人次开展护考巡查,严格控制作业车辆噪声污染和游商占道行为,从快从严查处顶风违规施工问题;市应急管理局“宁小吉”党员志愿服务队前置部署防汛力量,做好恶劣天气预警预测、信息报送等工作;红十字会在考点周边设置博爱加油站服务点,提供场内外应急救护和心理疏导服务,惠及六合区2600名高考学子;南京地铁在建线路7个工地全部暂停施工,变身暖心公益护考点、爱心送考车,发动志愿者60人,服务学生家长1000余人;南京联通派出20余名志愿者开展现场值守、巡检线路服务,为29个考点提供无线通信保障;南京交通集团“小青穗”“小春芽”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对过江桥梁、隧道进行安全检查,开展爱心服务达200余人次。
南京地铁志愿者送祝福
来源: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