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宁街道盛江社区,一项名为“志愿服务积分制”的创新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小区治理的面貌,通过将志愿服务与积分激励相结合,社区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绘就了一幅邻里互助、协同治理的生动图景。
党建引领,激活小区治理新动能
盛江社区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小区治理的核心引擎,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由社区党委牵头,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治理工作组长,整合网格员、物业、派出所、消防应急、家庭医生、楼栋长、单元长、志愿者等力量,组建9个网格治理工作小组,实现对社区22个网格的全覆盖。
为破解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度低、持续性弱、资源整合难等问题,盛江社区党委牵头,结合社区慈善超市创新将志愿服务积分体系与居民自治深度结合,走出了一条“被动管理”向“主动共治”的小区治理服务转型路径。该模式重新联结了安置房小区居民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乡愁乡情,激发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独居老人探访、困境儿童帮扶、流动人口信息上报、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获取相应积分,以积分兑换服务与荣誉,形成“付出-积累-回馈”的良性循环。
志愿服务,催生小区治理新气象
通过“党员带群众、老人带新人”的传帮带模式,小区居民从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小区志愿服务队伍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逐步建立起丰富多元的“志愿服务人才资源库”。社区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管理体系,社区“盛情益家志愿服务队”目前队伍已发展至856人,结合小区不同治理需求,又细分出“益智”党员志愿队、“益邻”楼栋长、单元长志愿者队、“益青”青年及行业人才志愿者队、“益童”青少年儿童志愿者队四支特色志愿服务队。
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志愿者队伍中挖掘出40名具备律师、心理咨询、家政、理发、影音服务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组建“志愿者达人工作坊”,专业志愿服务力量的加入让小区治理服务品质实现了新的提升,达人志愿者发挥专业技能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家电维修、免费理发、手工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社会组织则持续开展健康讲座、智慧助老等品牌活动,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服务体系,全年志愿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受益群体约1.3万人次,服务积分高达10万积分。通过建立“发现-上报-处理-反馈”的闭环机制,让长期困扰小区的难点得到系统性治理。
价值共创,绘就小区治理新图景
随着志愿服务积分机制的深入推进,志愿服务的内涵不断拓展,居民从单一的服务参与延伸至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商共治。社区党委依托网格治理体系,将志愿服务联席会、楼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下沉至小区,构建起畅通高效的居民参与渠道。在这里积分不仅是激励手段,更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通行证”,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的协商共治格局。同时,社区将儿童友好社区理念融入小区治理体系,构建“儿童参与、家庭融入、社区支持”的服务体系,带动整个家庭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就社区事务提出建议,实现“我的小区我做主”。
居民参与小区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也带动了社区商户参与服务的热情,依托慈善超市平台将辖区11家商户发展为积分兑换点,创新组建“慈善爱心商户联盟”,实现居民、商户与社区的三方共赢,居民志愿者享受多元化兑换服务,商户获得稳定客流与品牌美誉,社区则增强了资源整合能力。2024年开始,社区和商户联盟共同发起“一方有难、八方帮”的公益行动,为辖区11名困境儿童、40户困难家庭提供精准帮扶。如今“助人者自助、自治者自强”的理念已深植社区小区治理工作中,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不断焕发新的生机。(通讯员 华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