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服务 > 志愿活动
茉莉同心 与爱同行——六合区八月“助残扶弱行”活动暖人心
来源:南京社会工作   2025-09-01  

为扎实推进“爱满江苏志愿行”“金陵志愿红”“六合同馨志愿行”专项行动,六合区以“茉莉同心 助残同行”为主题,聚焦残疾人现实需求,于8月组织开展“助残扶弱行”主题活动,通过文化融合、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多元举措,为特殊群体搭建服务平台,传递社会关爱,助力残障群体更好融入社会。

深化社会协同构建“助残扶弱”联动网络

活动期间,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统筹区民政、教育、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工服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之家等各类组织专业优势,有效凝聚周边高校及部分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实现“部门协同、专业支撑、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具有六合特色的“志愿服务+助残扶弱”新模式。

在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鑫火相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精心策划残障青少年文化融合夏令营,为14名智力、精神残障青少年带来集安全守护、艺术赋能、红色传承与传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成长之旅;在横梁街道,律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法韵助残 共筑公平”活动,围绕就业歧视、无障碍设施整改等“痛点”问题提供咨询,现场解答就业、就医疑问20余条,把法律条文变成“维权指南”;在马鞍街道长乐残疾人之家和金牛湖街道悦色颐家残疾人之家,医务志愿者带来康复期防暑、心脑血管疾病防护知识,用专业服务为残障群体撑起“防护伞”。

聚焦专业赋能打造“融爱六合”手语公益培训

为提升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六合区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鑫火相传·融爱六合”手语公益培训。“每个精准的手势,都是通往无声世界的钥匙。”在培训结业仪式上,学员马大姐的感悟道出了专业服务的价值。培训邀请了国内首位“00后”持证手语翻译陈鑫担任主讲师,联合听障人士吴云亮“现身教学”,通过4次集中培训和1次实战服务,培养10余名具备手语服务能力的志愿者。结业学员加入“鑫火相传手语助残志愿服务队”,每季度开展复训,推动医疗机构、政务窗口设立“手语无障碍服务点”,促进专业服务常态化。

与此同时,“棠邑手语・茉莉心声”公益手语培训在手语歌《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优美的旋律中落下帷幕,30余名志愿者熟练运用手语“无声”交流,为六合区红十字会手语志愿服务队储备一批具备基础手语能力、怀揣公益热忱的骨干人才。

注重项目运作擦亮“向阳花”服务品牌

用专业与爱,守护每一朵‘向阳花’的成长!”在雄州街道脑瘫患儿小雨家中,特教老师陈荣将触觉玩具轻轻放在小雨的手中,一边引导小雨感受玩具不同质地,一边轻声细语讲解着,引导小雨开启通往感知世界的大门,在送教的40多分钟的时间里,小雨欢快的笑声让母亲湿了眼眶。

区特殊教育学校组建一支由教育工作者、医疗专家、心理辅导师、科技工作者等200余名跨界志愿者组成的“向阳花”送教志愿服务队,实施“向阳花”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项目,为重度残疾儿童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服务,让特殊孩子不出家门也能“上好学”。活动中,社工为家长开设心理减压课,医生为孩子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检查,康复师耐心地为孩子矫正发音,体育老师带着孩子和家长一起进行亲子游戏……这群“送教人”正以脚步丈量教育温度,让“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在六合大地生根开花。

下一步,六合将持续整合资源,策划实施更多“小而美、小而实”的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志愿者培训、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爱心人士投身助残事业,让“向阳花”开遍六合每个角落,共同绘就“博爱之都 志愿之城”的美好画卷。

来源:六合区委社会工作部